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激起最深層感動的《怒火之花》 1940



1981 年奧斯卡金像獎頒發終身成就獎給 76 歲高齡卻始終與奧斯卡無緣的 Henry Fonda (1905~1982),他出場的配樂是台灣中學生耳熟能詳的美國民謠 Red River Valley,內行影迷聽起來是有歷史緣故的,這首民謠出現在 Henry Fonda 畢生最有名的代表作 1940 年的《怒火之花》(The Grapes of Wrath) 裡,有一段他拉著母親邊跳舞邊唱著這首歌,殘酷的事實是後來他必須逃亡再次離開母親和家人。

1930 年代正逢美國的大蕭條時期,和美國對照起來,蘇俄和德國的計畫經濟火熱進行中,在美國歷史上力量薄弱的共產黨此時稍稍冒出芽了,以好萊塢為例,東歐移民 Edward Robinson 為主親左派和偏右的影星正展開一場惡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John Steinback (1902~1968) 所著以最底層流民為劇本的社會紀實小說 The Grapes of Wrath (憤怒的葡萄) 選擇在 1939 年這個敏感的時間問世,這本書雖然在部份州被列為禁書,不過我查了一下資料  The Grapes of Wrath (憤怒的葡萄) 問世的第一年就賣了 40 萬本。

1939 年,同樣經由暢銷小說改編的 Gone With The Wind 電影版上映 反應熱烈,可想見各家電影老闆們必然將眼睛餘光轉向正在市場上熱賣的 The Grapes of Wrath ,接下來立刻展開一場 The Grapes of Wrath 電影拍攝權喊價戰,這次拿下版權的是福斯公司老闆 Darryl F. Zanuck。

L:Henry Fonda, R:Jane Darwell

這部片在 1939 年 10 月也就是德軍入侵波蘭後一個月開拍,各方觀察原本態度中立的美國即將捲入歐戰,立場一向支持政府的 Darryl F. Zanuck 了解在此時拍《怒火之花》(The Grapes of Wrath) 非常敏感,這部片的劇本就足夠扣上「替共產黨說話」的大帽子,Zanuck 考量後選擇政治立場和他自己相近的 John Ford 執導,經驗豐富的 John Ford 抓住要領只花 40 天就拍攝完成,結果立場偏右後來受海軍徵招拍攝軍事宣傳片的 John Ford 拍出來還是引起爭議,1940 年 1 月公開上映果然造成轟動。不只是在票房、影評、輿論方面的震撼,《怒火之花》(The Grapes of Wrath) 這部片更提升一層級成為國內 / 國際政治宣傳工具,首先是美國國內中西部以 Oklahoma 為主幾州禁止這部片拍攝,等到二次大戰後進入冷戰的 1948 年,美國國務院曾經阻撓它在西歐上映,反倒是《怒火之花》被蘇俄史達林政府直接點名特批准在莫斯科上映。

這部片力量到底有多大?可以讓各國政府在背後角力插手干涉?

我的定位是《怒火之花》(The Grapes of Wrath) 確實是由 John Steinback 左翼文學作品改編,卻也是美國電影裡最令人感動的一部。



劇情敘述 Oklahoma 州農民 Joad 一家人土地抵押遭查扣,隨著幕後大財團的土地兼併計劃,長遠而言 Tom Joad (Henry Fonda) 一家人已無立錐之地,加上氣候地質劣化,全家人只好收拾行囊開著老舊的 Jalopy 卡車在有限的存款下準備移居到西岸的加州去,Joad 離去後留下一片荒涼,即使不願遷徙的老祖父、妹妹的未婚夫、村裡單身的牧師 Casy (John Caradine) 共 12 人也只好跟著一起遷徙。

在 1500 英哩前往加州的過程中大多需穿越乾枯的沙漠地,高齡的祖父、祖母都不堪勞累病故,途中在 Colorado 休息時聽到從折返者帶回加州不缺工人的壞消息,原本就不想去的準妹夫不告而別留下懷孕的未婚妻,已經沒有家的 Joad 一家還是硬著頭皮前進穿越 New Mexico, Arizona 幾個沙漠州,抵達加州邊境時全家遠眺美麗富庶的迦南之地,一家人精神支柱母親 (Jane Darwell) 望著懷裡剛去世的老祖母也流下了眼淚,想不到!這只是下一段噩夢的開始!因為這片「迦南之地」跟 Oklahoma 老家一樣是屬於地主的!!

在《紅河谷》文中提到 1845 年西岸爆發了淘金熱,1869 年進而完成了美國第一條東西向的太平洋鐵路,淘金熱的附加收益就是發現了南加州這塊具有地中海型氣候的天使之地,可以生產許多中西部和東部無法種植的特殊作物尤其是水果類、稀有蔬菜以及馬鈴薯類的糧食,19 世紀末正值東岸五大湖區鋼鐵和汽車產業成形的同時,類似南方各州的大面積莊園也漸漸成型了,大莊園農產品可經由太平洋鐵路在 7 天內運回中部、東部消費。

1929 年美國股市崩盤進入 1930 年代的大蕭條時代,失業率最高時可達 30~35%,可以想像西岸的莊園營收必定隨之衰退,此時卻有無數類似 Joad 家的失業人口從各州湧進加州想要找工作,接下來悲慘的劇本閉著眼睛就可以想像了,當然!就是勞工的單日薪資遭到農莊主人壓低、壓低再壓低!(很熟悉吧!)


Tom Joad 一家人在這個時候進入加州,可想見必然成為千千萬萬遭壓迫的螞蟻之一,老人小孩也一起工作,這景象有點類似現在中國的建築民工,靠每天工資求得溫飽住在暫時的工寮裡,不知道五年十年後穩定的家在哪裡?比中國民工更不如的是 Joad 一家已經沒有老家可回了!

某次衝突之後,身為牧師的 Casey 顯現他不平的個性願意為有前科的 Tom Joad 頂罪,後來 Casey 遭誤殺激發了曾經入獄的 Tom Joad 站起來反抗地主的剝削,最後他必須再次離開!Tom 時離別時對母親說:

我就在暗處隱藏著,到處都有我,不管你往哪一邊望,都能看見我。凡是有饑餓的人為了吃飯而鬥爭的地方,都有我在場。凡是有警察打人的地方,都有我在場,你到哪裡都能看到我。

Tom 離去後留給觀眾無數的想像。。。。。

在這個冰冷的社會紀實劇本裡,母親 Jane Darwell 散發的母性是貫穿全劇的潤滑劑,她對曾經入獄的兒子不再追究不再責罵,在路上要照顧病情惡化的祖母,到達加州胡佛村 (指流民收容所) 時獨排眾議把雜糧分給更貧窮的兒童,我看到劇中收容所晚上舞會時 Tom Joad 唱著 Red River Valley 邀她跳舞 (第 39 秒開始),認為這是全片最溫馨最美的一幕,但也留下伏筆對照 Tom 必須再次離去的無情結局。


參考: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Joan Fontaine (1917~2013)


2013.12.15 (美國時間) 這一天影壇有兩顆巨星殞落,40, 50 年代知名女星 Joan Fontaine (中文翻譯為 : 瓊芳登) (1917~2013) 因自然因素在睡夢中去世,年 96 歲,加上前面提過的 Peter O'Toole,這種案例在我記憶中也發生過一次,1985.10.10 Orson Welles (1915~1985), Yul Brynner (1920~1985) 兩人也巧合的在同一天去世。

Joan Fontaine 的世代比 Peter O'Toole 更早一代,她 1942 年拿下奧斯卡影后時 Peter O'Toole 還只是個小學生,因此已退隱 30 年的 Joan Fontaine 辭世激起的新聞性明顯已不如近年仍有作品問世的 Peter O'Toole 了。

公認美麗的 Joan Fontaine 擅長飾演柔弱沒有主見的女性,她的幾部代表作品《深閨疑雲》、《蝴蝶夢》、《簡愛》、《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無不都是詮釋這樣的角色,私底下 Joan Fontaine 的個性卻相當好強,她 1934 年用 Joan Burfield 的藝名進入影壇和 MGM 簽約卻星運不佳,直到 1937 年她改用繼父的姓氏 Fontaine 演出 RKO 公司的低成本片 You can't beat love 才算稍稍闖出一點名氣 ,此時,和她氣質相近的姊姊 Olivia de Havilland 在華納公司的栽培下和 Errol Flynn, Bette Davis, Fredric March 等第一線明星搭配演出一系列的中世紀古裝片,知名度明顯已超過妹妹 Joan Fontaine。

這時候機會來了,1938 年《亂世佳人》選女主角案成了全國注目的焦點,只能算是二線女演員的 Joan Fontaine 被最擅長拍女人電影的導演 Geroge Cuckor 看上,如果她中選這世界將反轉,她名氣不但超過假想敵姊姊 Olivia de Havilland 更將晉升好萊塢第一流的女星,可惜選角涉及太廣不是 George Cuckor 一個人能決定的事,甚至導演 George Cucker 自己都被換掉了!有個八卦故事身在 RKO 的 Joan Fontaine 突然收到《亂世佳人》的試鏡通知,她匆忙趕到發現是要她試鏡演女配角 Melanie 而不是她以為的 Scarlett !她心生不爽說 :

我老姊比較適合演女配角 Melaine,我來是要試鏡女主角 Scarlett!

聽說她的 "建議" 反而協助她老姊 Olivia de Havilland 獲選成為最後的 Melaine 人選,她自己呢 ? 根據史料並沒有進入女主角決賽的 19 人名單裡。

這一回合,姊姊獲勝!

1939 這一年,她也參加了 George Cuckor 另一部指標性電影《女人》(The Women) 演出,Fontaine 排名落居第7,有趣的是看這部電影公布的排次,Joan Fontaine 遠遠落後 Scarlett War 競爭對手 Norma Shearer, Joan Crawford, Rosalind Russell, Paulette Goddard 等人,另外她短暫出現在 Cary Grant 主演以印度殖民地獨立故事為背景的《古廟戰茄聲》(The Gunga Din) 裡演個不重要的小角色,這兩件事對一個想站上一線的女星來講都是不祥之兆,灰心的 Joan Fontaine 宣布結婚並退出奮鬥六年的影壇,此時她年僅 23 歲。

1940 年某次晚宴被名製片家 David Selznick 看上要她取代好友 Margaret Sullavan 演出《蝴蝶夢》(Rebecca) 片中善良、柔弱、多疑、沒主見的女主角,雖然拍攝過程中 Joan Fontaine 和男主角 Laurence Olivier 相處不睦,這部片績效比預期還好,原本不贊成她演出的導演 Alfred Hitchcock 也感到滿意,Hitchcock 要她接著演角色類似的《深閨疑雲》(Suspicion),男主角就是兩年前她可望不可及的 Cary Grant,曾經 23 歲就灰心想退出影壇的 Joan 萬萬沒想到在 1942 年靠《深閨疑雲》拿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Joan 晉升第一線的女主角之後,可以想像接下來 10 年就成了 Joan Fontaine 生涯的黃金期。可以證明美麗的女明星絕對不缺!真正缺的是伯樂和好劇本。

L: Olivia de Havilland, R: Joan Fontaine

提到 Joan Fontaine 最有名的八卦話題就是她和姊姊 Olivia de Havilland 的競爭以及敵對關係,兩人原本並無間隙,關係決裂始於 1947 年,接下來兩人都有穩定的家庭並距離遙遠,漸漸成為互不來往的陌生人了,關於兩人敵對的八卦故事很多,我不再重覆,印象最深的是 Joan Fontaine 說過:

Speaking to the Hollywood Reporter in 1978, Fontaine said: "I married first, won the Oscar before Olivia did, and if I die first, she'll undoubtedly be livid because I beat her to it." 我倆之間的競爭什麼都是我贏!我先結婚,我先拿最佳女主角獎 ........她都只能在後面追,如果有一天~我先死的話!那她大概會氣得發抖吧!

看起來!最後一場比賽,Joan 又贏了 !

另外 Joan Fontaine 是極少數來過台灣的 Golden Age 影星,她 1982 年曾經應新聞局邀請來訪參加金馬獎,當年小小的一個邀請,現在卻可以作為台灣的話題。


Peter O'Toole (1932~2013)


算得上目前世界上最受尊敬的男演員之一,原籍愛爾蘭的 Peter O'Toole (彼得奧圖) 以 81 歲之齡辭世,Peter O'Toole 是一個優秀的舞台劇演員,他極度標準口音所展現的英國紳士氣質與好萊塢格格不入,或許就因為如此,他的演出一直不受美國奧斯卡金像獎青睞,然而時間是最好的裁判,他在《阿拉伯的勞倫斯》片中飾演的 T. E Lawrence 就像這部片的內容和品質一樣禁得起歲月考驗,現在重看《阿拉伯的勞倫斯》赫然發現這個角色就像 Vivien Leigh 飾演的 Scarlett 一樣將成為無後人可取代的標誌性人物。

關於對 Peter O'Toole 的形容不如用這一段影片來作為說明:

除了《阿拉伯的勞倫斯》之外,Peter O'Toole 知名的演出還有《將軍之夜》、《冬之獅》、《萬世師表》、《雄霸天下》、《偷龍轉鳳》,甚至客串演出我介紹過的《羅馬帝國艷情史》,這些作品拍攝於 60~70 年代,對我這一輩而言,80 年代在戲院看到 Peter O'Toole 演出是溥儀傳記為劇本的《末代皇帝》,他在《末代皇帝》片中飾演溥儀的英國老師莊士敦,對更年輕的國內觀眾而言,如果沒看過《阿拉伯的勞倫斯》以及上述這些老片,對他最深刻的印象應該是 2006 年他主演的《維納斯》(Venus) 還有 2004 年《特洛伊》(Troy) 裡的老國王。

關於 Peter O'Toole 終生與奧斯卡無緣的事。我在 2007 寫過一篇《第八次落選》表達意見,這裡不用再重覆我的心得。

參考 : 彼德奧圖在香港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西部片的入門磚《紅河谷》1948



西部牛仔(Cowboy)到底是什麼?是一種職業?還是一個族群?還是一群社會邊緣份子?他們的收入靠什麼?明明就是騎馬的為什麼叫「牛」仔?

牛仔不是鋼鐵人之類的虛構人物,牛仔文化確實存在於 19~20 世紀的美國歷史裡,我們看過近百部的西部片之後,反而無法有系統的答出「牛仔是什麼?」這個問題,因為絕對多數的西部片內容談的都已經是這些牛仔生活的枝節了,不但難以拼湊更無法和歷史結合,要有系統的了解西部牛仔的根源的話,我推薦首先要看完《紅河谷》(Red River) 這部電影。

L:John Wayne, R:Montgomery Clift

《紅河谷》(Red River) 的故事非常單純,敘述1851年退休南軍軍官 John Wayne, 老友 Walter Brennen 加上 John Wayne 認養的孤兒 Montgomery Clift 三人以及一群僱用工人驅趕著大約 5000 頭的牛從德州尋找最適合的路線走到 1000 英里外的 Missouri 州去把牛群賣掉,John Wayne估計一天行程約10英里,單程趕牛群就需要 100天。這過程中除了考量牲畜牧草、水源、天候之後尋找最適當的路線之外,更必須攜械 24 小時提防印地安人以及無業遊民的打劫,除了可預見的威脅,敏感的牛群聽到打雷、其他牛群、金屬碰撞聲等就直覺成群狂奔,《紅河谷》片中一幕是一個醉漢深夜打翻了鋁容器導致牛群狂奔造成同儕以及牛隻遭踐踏死亡,除此之外趕牛過程還有迷路、水源不足等危機存在。

Red River 
跳出《紅河谷》的故事,先問一個大問題?John Wayne 為什麼要趕這批牛?

電影裡也沒有完整交代,但是《紅河谷》全片劇情就是對「西部牛仔(Cowboy)這一行到底是什麼?」作一個最好的解釋了。

16 世紀英國人和西班牙人都曾經帶著牛種到美國野放,到了 19 世紀中西部草原尤其德州北部儼然成了野放牛的天堂,不同來源的牛種在這裡雜交成為德州長角牛 (Texas Longhorn),來到德州的移民以及原住民只能馴化 / 飼養極少數的牛群,任由大多數牛群在草原上自生自滅,可想見德州成了牛隻嚴重過剩的市場。畢竟在那個沒有鐵路和冰箱的時代,牛肉這種食物無法快速運送更無法長久保存,只能現宰現殺才能就近享用牛肉。

1845 年西部 California 和 Colorado 爆發了淘金熱,幾個新興西部城市逐漸成型,位於美國中部的 Kansas City, Missouri 也隨著西進熱潮成為美國交通的中繼站,St Louis 也從此被定位成「開往西部的大門」,這些都市重要性無庸置疑卻無緣享受德州產的新鮮牛肉,Colorado, Missouri, Kansas 這幾州城市裡一頭牛價格可以喊到 40 美元,然而牛隻嚴重過剩的 Dallas 市場一頭只賣 3~5 美元。有人看出其中的商機,開始從牛隻過剩的德州 Dallas 附近以人工趕牛群通過草原、沙漠、河流到 Colorado, Missouri, Kansas 有鐵路的小城市裡就地出售賺取利差,不但免運費,牛群沿路更可以享用免費牧草增長體重,這個趕牛群的行業就是牛仔(Cowboy)的始祖。 經過艱苦寂寞而且充滿危險的長途跋涉,一但抵達目的地之後,這些牛仔立刻投入粗野的狂歡作樂中,酗酒、嫖妓、賭博、跳舞來鬆弛數月來緊張的神經。

以《紅河谷》為例,他們最後趕牛抵達密蘇里州聖路易(下圖 B2)附近一個有鐵路經過的小鎮,將牛以一頭 20 美元賣給當地的牛販,缺乏經驗的 Monygomery Clift 已經高興得合不攏嘴了。

19 世紀幾條主要長途趕牛的路線

到了 1865 年左右,美國大陸的變化影響了原本寧靜的德州草原,第一條橫貫美國東西岸的太平洋鐵路通車並沒有搶走牛仔的工作,反而讓牛隻的需求從前述 Colorado, Kansas, Missouri 幾州延伸到東西部沿海,趕牛周邊工作機會需求增加,同年,美國南北戰爭經過 5 年征戰後劃下句點,屬於南軍管轄德州爆發了嚴重的失業潮,許多退伍南軍加入牛仔這行業,他們趕牛到了 Colorado, Missouri, Kansas 的牛集,除了前述的酗酒、嫖妓、賭博、跳舞之外,潛伏危機是若遇到昔日北軍敵人化身的商人,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價格談不攏再經過酒精催化之後常常一言不合拔槍相向,今天北方後代主筆美國的文學有不少「講話慢吞吞,拔槍快如風。」德州牛仔的傳奇故事,也衍生了大多數西部片的主題。



回到《紅河谷》(Red River) 這部電影,導演 Howard Hawks 以最原始的牛仔生活「趕牛群」為主題,公開演出之後獲得了 John Ford, John Huston 等人公開讚賞,除了場面宏觀難以拍攝的趕牛場景之外,劇中主題的是向父權挑戰的觀念,被認養的 Montgomery Clift 在趕牛的過程中不服極度獨裁的 John Wayne 因此內部分家,年輕、民主、受下屬支持的 Montgomery Clift 將 John Wayne 逐出團隊,年紀大個性頑固的 John Wayne 發現竟然落得此下場後也不得不思考改變管理方法,最後同意將 Montgomery 提升為合夥人,在片中最關鍵的動作就是把牛隻烙印上的名字由一人曾為兩人。

這部片比較可惜的一點是未能趕上 1953 年的 CinemaScope 寬銀幕技術,只能以黑白影片加上傳統的 1.37:1 比例拍攝使得罕見的牛群狂奔、牛群渡河等氣勢都打了折扣,Dimitri Tiomkin 所作的氣勢一流配樂放在這部電影裡也稍有被悶住的感覺。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Eleanor Parker (1922~2013) and Andrey Totter (1918~2013)


演過《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金臂人》(The Man With The Golden Arms) 的資深女星 Eleanor Parker 辭世,年 91 歲,Eleanor Parker 除了美貌更擁有許多女星稱羨的金髮,1941 年就受到提拔演出片中第二三號女星的角色,可惜的戰後遇到黑色偵探片 (Film Noir) 高峰期,Eleanor Parker 的外型和 Film Noir 浪潮明顯不合,她並沒有留下什麼重要的作品,反倒是她的氣質在《美人如玉劍如虹》(Sacramouche) 這類的古裝片裡就顯得適當而且略顯突出了!

進入 60 年代的之後她演出也逐漸減少,1965 年在《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 演出 Christhopher Plummer 的新歡,也原本即將成為小孩的後母,這次無心插柳的客串隨著《真善美》全球大賣反而成為她最讓人記憶深刻的演出。



另外還有一位名氣比較小的女星 Audrey Totter (1918~2013) 也跟著辭世,她最有名的演出是 1950 年 Robert Wise 導演 Robert Ryan 主演的《出賣皮肉的人, 或譯龍爭虎鬥》(The Set-up) ,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低成本 B 級片,至今在 IMDb 上仍有 7.8 顆星的評價,B 級女星的 Audrey Totter 原本多扮演二號女星的角色,有幸在這部片飾演柔弱的女主角,讓過氣的老拳擊手 Robert Ryan 逾齡為她征戰,也成為 Audrey Totter 留給觀眾的代表性作品。



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賓漢 - 1959

1959 年電影海報版本之一

前兩年我個人人生進入低潮遭受陷害使得心情起伏甚劇,健康狀況也受到心裡的影響,2013 年稍有點好轉,此時回憶《賓漢》(Ben-Hur) 這部電影劇情別有一番感受,想要趁著這時來撰寫我對這部電影的心得。

之前在翻譯電影配樂史裡有一段文章內容如下

一部成功的電影就像一座完美的中世紀的哥德式大教堂,劇情、剪輯、佈景、音樂、演技等,每個細節都是值得品味令人讚賞不已的藝術品,就像過去的《迷魂記》(Vertigo)、《教父》(The Godfather)、《狂沙十萬里》(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唐人街》(Chinatown)。

我常想起哪幾部電影符合以上的敘述?《賓漢》(Ben-Hur) 這部 1959 年超時代觀念的鉅作一直在我心裡的符合名單裡,因為《賓漢》在許多方面都是屬於影壇的創舉。

首先,《賓漢》的劇本並不是像《十誡》、《凱撒傳》、《暴君焚城錄》、《參孫與達麗拉》屬於有憑有據的歷史故事或聖經章節,而是根據 19 世紀警世宗教小說改編。

1901 年舞台劇 Ben-Hur 的海報
1880 年正值美國快速工業化的時期,伴隨財閥崛起而來的是貧富不均、失業、都市髒亂、暴力等新興社會問題,也是美國史上最有名的搶匪 Jesse James (1847~1882) 橫行中西部的年代,生長在同時代的馬克吐溫 (1835~1910) 形容此時:

表面繁華,掩蓋著腐敗、道德淪喪以及其他潛在的危機。

 就在這樣的年代背景下 Lew Wallace (1827~1905) 寫了一本暢銷宗教小說 Ben-Hur : A Tale of Christ ,《賓漢》(Ben-Hur) 正是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電影:

故事背景是耶穌誕生前後年間羅馬帝國統治的希伯來地區,一個猶太貴族之子 Ben-Hur 因不願擔任羅馬人眼線而遭童年玩伴羅馬帝國長官 Messala 陷害貶為戰船奴隸,Ben-Hur 每天所能做的就是計算日期,只求有一天讓他活命取得對 Messala 復仇的機會,某次海戰雙方全軍覆沒,Ben-Hur 卻因緣救了事先就暗欣賞他的戰船司令官 Arrius 回到羅馬之後得以平反,Ben-Hur 從賤民一下取得羅馬帝國公民,Ben-Hur 重獲自由後以過人的馭車術征服了羅馬各馬車賽,成為上層貴族的知名人物,最後 Ben-Hur 有機會參加羅馬城的公開馬車賽和昔日陷害他的 Messala 狹路相逢,恨意沖天的 Ben-Hur 果然如願和 Messala 一戰並見到對方慘死輪下,見到怨恨數十年的敵人嚥下最後一口氣的 Ben-Hur 卻頓時失去了人生目標!

回想起罹患痲瘋病遭隔離的母親和妹妹,醞釀多年仇恨的 Ben-Hur 即使在 Messala 死後仍有不甘,不知不覺 Ben-Hur 心裡只剩下了無窮無盡的仇恨了,私下信奉地下基督教的妻子 Esther 責備他無法從仇恨裡走出來,直到有一天 Ben-Hur 親眼看到一個即將遭釘死的青年,定睛一看,竟然是他身為奴隸期間經過打石場饑渴至極時給他一瓢水喝的那一位,Ben-Hur 跟著去目睹了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的過程,固執的 Ben-Hur 心裡的仇恨到了此時才轉為寬恕。


left : Charlton Heston, middle: Jack Hawkins
我多次說過 1950 年代是美國電影預算的黃金期,大規模、大場面、大明星、大銀幕的古羅馬電影的流行的年代,各電影公司互相較勁 1952 年 MGM 製片人 Sam Zimbalist (1904~1958) 就提出要重拍 1925 年《賓漢》(Ben-Hur) 的方案,礙於預算及選角等問題拖延多年,一直到 1956 年MGM 驚見對手 Paramount 公司拍出了預算和動員人力都創古羅馬電影新高的《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 之後,MGM 才決定要將延宕多年的《賓漢》(Ben-Hur) 方案付諸實現,導演人選也確定為曾經擔任 1925 年版《賓漢》助理導演的 William Wyler (1902~1981),William Wyler 原名 Wilhelm Weiller 是在德國出生的猶太人,一次世界大戰後就隨家庭離開德國輾轉兩年到 1923 年抵達 Los Angeles。

Paramount 公司的《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 絕大多數動用美國資源在本土拍攝,MGM 拍攝《賓漢》(Ben-Hur) 卻有完全不同的考量,他們決定把拍攝場地直接搬到羅馬帝國古蹟最多的義大利,原因是二戰後義大利政府管制外匯導致 MGM 在義大利賺取票房後無法將金錢匯出,最好的方法就是想辦法在義大利直接用掉!因此能夠在地化的資源就儘量在地化,也給了義大利電影界學習機會,例如 60 年代末成名「通心粉導演」Sergio Leone 就在這部片裡擔任助理導演,前不久去世的男星「裘林諾傑馬」Guiliano Gemma 當時年僅 21 歲只能軋個臨時演員。

Haya Harareet
《賓漢》是一部以中東希伯來地區為景的電影,全片在義大利拍攝,站在 MGM 的立場從美國帶過去的資源愈少愈好,製片人Sam Zimbalist 和導演 William Wyler 經過數年的選角,最重要的 Ben-Hur 一角原定人選 Burt Lancaster, Paul Newman  都放棄演出後才決定改由對手作品《十誡》的男主角  Charlton Heston 接手,反而是積極爭取的 Kirk Douglas 不受青睞,Kirk 一年後轉向爭取到風格類似的《萬夫莫敵》演出機會。反之原先屬意 Kirk 飾演的反派角色 Messala 由於 Kirk 認為不利於個人形象不願接手,只好找英國演員 Stephen Boyd 接手,看到這裡只覺得可惜,如果 Kirk Douglas 接手的話,那一場傳世近 60 年的馬車賽將更具有話題性。

William Wyler 另外指名演技精湛舞台劇出身的英國演員 Jack Hawkins 來演出戰船官 Arrius,除了這三個人之外 MGM 再從美國帶去三個美國演員 Sam Jaffe, Martha Scott, Cathy O'Donnell 演 Ben-Hur 身邊的家管, 母親, 妹妹三人,除了這六個人英語系的演員之外,其他人全部在地化使用義大利、西班牙、中東演員,例如飾演 Ben-Hur 妻子 Esther 算是戲份相當重的角色,William Wyler 在報上看到一個黑髮黑眼的以色列女演員 Haya Harareet 直覺說 「就找她來演了!」

看到這裡,回想一下這部片裡選角或是看 IMDb Cast 名單,《賓漢》比起《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 以及之前其他的古羅馬電影是否充滿聯合國色彩?當時 New York Times 站在美國的角度報導是:

全片動用 50000 個臨時演員,365 人有台詞,只有 45 人算是主要演員,其中只有 4 個美國人!  

《賓漢》首先將銀幕寬長比從 CinemaScope 技術普遍的 2.20:1 再拉寬到 1957 年才出現的 2.76:1 新技術,此舉最重要的目的是有利於全銀幕播映那場經典的馬車賽,不過接下來的 50 年也造成了對小戲院、家庭電視播放非常多的不便,1959 年沒有 90 年代才出現的動畫技術,片中兩場最經典的大戲:馬車賽以及海戰都必須純手工實物拍攝,先談海戰部份,製作團隊在羅馬當地找來歷史學家還原戰船內部,讓觀眾詳細看到戰鼓、船窗、腳鐐鎖、鐵窗等裝備以及位置,這一段即使在室內拍攝都顯得詳實逼真,有一場戰船相撞的戲也使用歷史學家還原的船模型作為工作,然後在室內水上模擬場景進行拍攝。


那一場經典馬車賽關係到 Ben-Hur 的復仇是否成功?稱得上是《賓漢》全場觀眾引頸所盼的戲目,也成了本片的精隨所在,拍得好不好就決定了全片的成敗。劇情方面一開始用 Messala 在輪軸上使用絞齒的作弊行為牽動全場觀眾的心,技術方面 Yakima Canutt 嚐試新的拍攝法那就是把攝影機直接搬上賽馬車,減少對白讓觀眾自己去感受馬車的速度和跑道的彎狹,Ben-Hur 險些震落馬車下又爬了回來,還有 Messala 跌落跑道被群馬採過等劇情,在 1959 年這已經是最寫實、暴力、殘酷的片段了!!!!



配樂方面,奧匈帝國出身的 Miklos Rozsa 親自考證羅馬時期的樂器和曲風花了8週為《賓漢》作出了稱得上是電影配樂史上的經典作品之一,1959 年至今 Miklos Rozsa 為電影作的幾首名配樂如 Overture, Parade of the CariotheersMarcia Romana, Love Theme, Star of Bethlehem, Bread and circus March,The Mother's Love,The Rowing of The Galley Slaves, Arrius's Party都已成為傳世名曲,Miklos Rozsa 的音樂不輸 William Wyler 的影片已成為這部《賓漢》電影的另一張臉,這些在別地方提過不再重覆。

這一部由這麼多專家投入心血的作品上映後,果然在全美國造成轟動,MGM 靠本片淨獲利 2000 萬美元解救了財務問題,預算足夠而且精緻考究的《賓漢》稱得上是 50 年代末衰敗中的電影業一次強烈的迴光返照,MGM 認為要做這種電視無法引其項背的作品才是出路,導演 William Wyler 自己都說挽救了被電視打得奄奄一息的電影界,《賓漢》的成功原因甚多不可一語概之,MGM, William Wyler 卻給後續者做了簡單且錯誤的結論,導致 60 年代初接續拍攝了《埃及豔后》(Cleopatra) 的大型失敗案例不勝枚舉。

除了票房之外,《賓漢》這部數十國演員的聯合作品在 1959 年金像獎典禮上也大獲全勝,提名 12 項拿下創紀錄的 11 座獎項,「Ben-Hur」Charlton Heston 拿下最佳男主角獎。

如果《賓漢》只是一部復仇電影,那影片應該在馬車賽之後不久劃下句點,就像《刺激1995》讓觀眾的情緒得到紓解就夠了,實際上這是一本寓意深厚的宗教小說,而不是迎合觀眾的情緒,能夠讓 Messala 惡有惡報的到底是天命還是 Ben-Hur 自己?我認為這部片裡最關鍵的一個人物是賞識 Ben-Hur 的戰船司令官 Quintus Arrius,剛剛喪子的 Arrius 想網羅 Ben-Hur 當門下 Gladiator 未成,在海戰前可能自知不樂觀忽然要下屬放開 41 號戰犯 Ben-Hur 的腳鐐,鄰座奴隸問 Ben-Hur 為何司令官要解開你的腳鐐?Ben-Hur 也搖頭無法理解!

搖頭?卻是貴人相助的開始,此舉卻改變了 Ben-Hur, Quintus Arrius 兩人的一生,讓 Ben-Hur 有接下來的復仇機會,陷入絕境時原本強壯如 Ben-Hur 也變得像稻草枝一樣脆弱,後面的馭馬術可以靠自已 ,前面的「貴人」相助才是脫離脆弱的開始,這一段要長記在心,Messala 之死不是 Ben-Hur 靠自己復仇成功!而是週圍或許說是天命對 Messala 的懲罰!就 Ben-Hur 個人而言,要如何調適 post-Messala 的生活和心態才是正確,就如妻子 Esther 所言如果 Messala 死後 Ben-Hur 仍走不出仇恨?!那就等於在殘害自己了。

切記!



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Nigel Davenport (1928~2013)


英國男演員 Nigel Davenport (1928~2013) 在 10 月 25 日辭世,Davenport 算是和 Robert Shaw, Christopher Plummer, Michael Caine 同一個世代的英國演員,但是 Nigel Davenport 線條粗曠長相類似 Lee Van Cleef,往往只能屈居第二三號男主角的位置,Davenport 演過《良相佐國》(A Man for all reason)、《皇家獵日》(The Royal Hunt of the sun)、《解碼謎情》(Sebastian)、《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 等電影。

他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 1969 年他和 Michael Caine 合演的《亡命七金剛》(Play Dirty),這部片裡 Davenport 飾演戰場經驗豐富的小隊長和熟悉石油專業技術卻是戰場菜鳥的 Michael Caine 一起奉命執行爆破德軍油庫的工作,導演把兩人個性拍得對比太強烈了,加上引人入戲的劇本,我認為是 Nigel Davenport 最成功的演出之一。



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Guiliano Gemma (1938~2013)


義大利籍男明星 Guiliano Gemma 「裘林諾傑馬」以 85 歲之齡因車禍意外喪生,原籍義大利的 Guiliani Gemma 在 1959 年就在歷史鉅片《賓漢》(Ben-Hur) 裡演出小角色,因此被名導演 Luchino Visconti 看上邀請他在 1963 年的《浩氣蓋山河》裡演出,1960年代掀起一陣義大利西部片 (Spaghetti Western) 風潮,義大利籍的「裘林諾傑馬」算是其中一要員,1965 年《江湖奇士》(Adios Gringo) 被拔擢升任男主角,其他知名作品還有跟 Lee Van Cleef 合演的《鏢客龍虎會》(I giorni dell'ira),《虎俠》(Per pochi dollari ancora),《日落荒城》(Il prezzo del potere),跟 Kirk Douglas 演的《賊王》(Un omo da riseitara),年輕的 Guiliano Gemma 很受日本和台灣觀眾喜歡,那時台灣電影片商一度流行用火柴盒做為宣傳品,受歡迎的「裘林諾傑馬」就出現在火柴盒封面上。



到了 70, 80 年代他並沒有跨入好萊塢系統,80 年代初他繼續靠不少動作片例如《地虎吃天龍》以及一些 R 級片進入台灣市場,甚至曾經在 1981 年來台灣訪問,1980 年代初「裘林諾傑馬」可是極少數在國內小有知名度的歐洲演員。

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Jay Robinson (1930~2013)

Jay Robinson (Front) Susan Hayward (Rear)

1953 年好萊塢第一部寬銀幕 Cinemascope 電影《聖袍千秋》(The Robe) 裡飾演暴君 Caligula 的 Jay Robinson 以 83 歲之齡辭世。

當時一起合演《聖袍千秋》的 Susan Hayward, Richard Burton, Jean Simmons, Victor Mature 早就化為人間塵土了,反而很意外 Jay Robinson 一直活到現在。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Bernadette Lafont (1938~2013)


法國女星 Bernadette Lafont 因病辭世,年 75 歲,她的演藝生涯相當長,從 1958 年出道一直到最近都還有演出,我對她印象最深的一部代表作品是 1972 年 Francois Truffaut 導演有些喜劇色彩的《像我一樣漂亮的女生》(Une belle fille comme moi),中國大陸譯為《美女如我》,她飾演個性直接令人聞之色變的蕩婦 Camilla Bliss。

 

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James Gandolfini (1961~2013)


近年相當活躍的男演員 James Gandolfini 因心臟病猝逝得年僅 52 歲,近年來他在相當多部電影裡演出,我最偏好的一部是他和 Robert Redford 合演的《叛將風雲》(The Last Castle),他飾演個性相當突出的典獄長,給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

Gandolfini 的猝逝給美國本土觀眾帶來的衝擊大於海外市場,因為他最代表性的演出是美國電視劇《黑道世家》(Clanul Soprano),也靠這部電視劇成名還拿下三座艾美獎。


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

Esther Williams (1921~2013)


1940 年代歌舞片女星 Esther Williams 以 92 歲之齡辭世,174 公分高的 Esther Williams 年輕時曾經是美國著名游泳選手,後來被 MGM 看上簽下合約。


1930 年代真是一個法西斯的年代,現代人忘了一件事,就是集體主義也曾經在歐洲甚至好萊塢影壇盛行,上面這張 Footlight Parade 的劇照,這可不是德國拍的 ! 而是美國拍的,試想一部片需要多少個會游泳的追星白皮膚美女 ? 這個風潮一直到二戰爆發才嘎然而止,從 30 年代進入 40 年代也漸漸由集體化轉向個人化,游泳出身的歌舞片明星 Esther Williams 算是摸到末期,1942 年才崛起進入演藝圈,她的游泳專長附加效應也漸漸降低,反而是跟 Mickey Rooney 合演歌舞片更為後人所記得。


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Deanna Durbin (1921~2013)


曾經是 1940年全好萊塢最高薪女星的 Deanna Durbin 以 92 歲高齡辭世,Deanna Durbin 在 1936 年出道兼具演員和女高音雙重身分,她美麗的外貌和迷人的聲音完美的結合有如藝術品成為一個公關型的女星,挽救了生意不佳的 Universal Studio 公司,另一方面原先也被視為《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 的女主角人選,可惜年紀稍大競爭輸給 Judy Garland,不只美國年輕人為她瘋狂,二次大戰期間她成為和 Rita Hayworth 同等級的明信片女郎,更甚者,她也是邱吉爾和墨索里尼都表態喜歡的女星。

Deanna Durbin 在 1943 年結婚,沒有人料到才 22 歲的 Durbin 已經走入演藝生涯終點了,二次大戰之後歌舞片的市場受限,加上 Deanna Durbin 以婚姻為重在 1949 年就快速退出影壇,讓人忘了她曾經是年收入和 Bette Davis 同等級的一級女星。


Following Deanna Durbin Death Few Surviving Movie Stars of the 1930s

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淒艷斷腸花 - 1947


身為影迷到了中國這個地方有一個好處,中國的網站上有很多可以免費線上觀賞的電影,這些觀賞系統有幾個特色 :

1。大部分只限中國境內 IP 收看
2。熱門電影要收費,低流量電影不收費
3。大部分有簡體字字幕,少部分沒有字幕,少部分國語配音
4。和台灣環境比較起來,歐洲片比例相當高

 這對於喜歡看 Golden Age 老片的人簡直是桃花源,最近一個月我以一天一部的速度看了一些沒看過的名片,像上次寫過的《雄才偉略》,還有《桃色血案》(Anatomy of a Murder)、《阿瑪坷德》(Amarcord)、《鐵達尼號 1958 年版》(A Night to Remember)、《亂點鴛鴦譜》(The Misfits)。甚至還可以看到一些 1970 年代上海製片廠動員資源翻譯給江青看的版本,我發現江青最喜歡的男明星是 1983 年曾經訪問中國的演藝公會主席 Gregory Peck

最近也看了一部久仰其名的老片《淒艷斷腸花》(The Paradine Case),小時候對這片名印象非常深刻,值得玩味的是這部 David Selznick, Alfred Hitchcock 兩人唯一合作的電影在 IMDb 上卻只得到 6.5 顆星,我看了一下影評盲點是以希老其他作品為參考點,這樣的前提之下《淒艷斷腸花》普遍被認為是希老裡比較平庸的作品。

跳出希老的巢臼來看,實際上應該說這是一部 David Selznick 的作品,他在 1933 年取得小說改編權,原先屬意 Greta Garbo 演出女主角 Mrs Paradine,但是拍片計劃多次延遲直到二次大戰後,年過 40 歲的 Greta Garbo (1904~1990) 自認丰華不再已不願復出,David Selznick 只好找來他剛簽下的義大利女星 Alida Valli (1921~2006),這部片把她取名 Valli 廣告詞稱呼 Valli 為稱為 The Next Garbo。

男主角方面,由於故事發生地在倫敦,希老原先屬意英國男星 Laurence Olivier 主演,但是 Olivier 戲約繁忙無法履約,David Selznick 只好改找剛闖出名聲的美國男星 Gregory Peck 擔綱,敬業的 Gregory Peck 只好戲前猛練英國腔,這部片第三要角也啟用新人是目前仍在世的法國男星 Louis Jourdan (1921~2015)。

這樣明顯可以看出是 David Selznick 的安排,而希老在無法插手影響劇本的前提下,仍然答應接手導演的背景原因很單純:他還欠 David Selznick 一部片的合約。

《淒艷斷腸花》劇本很簡單,敘述家庭美滿、工作順利、具有社會地位的名律師 Keane (Gregory Peck 飾演) 為涉嫌毒殺貴族丈夫的 Mrs Paradine (Alida Valli 飾演) 辯護,Keane 看到美艷的 Paradine 之後,感性壓過律師應具有的理性,接下來的劇情,觀眾大致可以想像:就是 Keane 不顧愛妻吃醋和旁人提醒全心投入這樁案件,前半段導演把觀眾重點放在這三人之間的男女關係,讓觀眾循著直覺去推測片尾結果,漸漸律師 Keane 發現美艷的 Paradine 夫人有利證據不足,整體策略只有將陪審團的焦點引向另一個涉案者 - 男僕 Latour (Louis Jourdan 飾演),才能幫 Mrs Paradine 脫罪!

律師 Keane 不顧委託人 Mrs Paradine 的苦苦反對在法庭上將攻勢轉向男僕,逼使男僕最後不敵 咄咄攻勢只好供出和女主人之間的地下戀情,接下來男僕無法承受壓力,選擇以自殺了結生命,男僕的證詞無意中也讓 Mrs Paradine 涉嫌毒殺丈夫的動機更為明顯,律師所追求的真理 ~ 到底兩人誰為主謀 ? 真相在此時已經不重要了!

委託人 Mrs Paradine 聽到她所愛的男僕自殺了,再也忍不住憤怒之火了,她在法庭上對愛慕自己的律師咆嘯:

「在我死前,又多了一個痛恨的人!那就是你!」

英氣逼人、口才流利、身為人生勝利組的名律師 Keane 在法庭上瞬間跌入谷底,希區考克的運鏡特寫自信的男人瞬間洩氣,此時全身冒汗呈現拙態,支支嗚嗚遲遲無法回應,甚至必須走出庭外成為這場殘酷遊戲的逃犯。

外表高大一向被定位為自信男人代表的 Gregory Peck,被 David Selznick 選擇來演這個逃犯真是神來之舉!希老用前半段劇情,想引導給觀眾 Keane, Mrs Paradine 之間的畸戀幻想沒有發生,出現卻是完全相反的結果,自信的名律師最後顯現的形象卻是如此脆弱,自己心裡迷戀的偶像根本不在乎自己,甚至還被她所痛恨,男性觀眾可以體會那種感受吧,這只能說希老在有限的劇本裡給觀眾最震撼的戲碼了。

這部片拍攝於 1947 年正值黑色偵探電影 (Film Noir) 鼎盛時期,在希區考克導演之下拍攝手法也顯露出黑色偵探電影的幾點要訣,不過在那個黃金時代這部片並不起眼,在當時票房以及評價都不突出,希老本人晚年也不太提及這部電影,只能說不像《驚魂記》、《迷魂記》希氏色彩那麼鮮明,這部片隨人解讀難以得到一致性的好評。

參考文章:好莱坞的沉浮--民国年间美国电影在华境遇研究


2013年4月14日 星期日

Sara Montiel (1928~2013)


跟 Gary Cooper, Burt Lancaster 演過以墨西哥為背景的《黃金篷車大劫案》(Vera Cruz) 的西班牙女星 Sara Montiel 去世,她原本是西班牙女星,經過《黃金篷車大劫案》與好萊塢接觸,更進一部嫁給名製作人 Anthony Mann (1906~1967)。


2013年4月13日 星期六

黑色偵探電影的定義


1947 年 8 月生活雜誌有一篇文章這麼說

誰要是在 1946 年經常去看電影,就會置身於好萊塢戰後恐怖戲劇的深刻影響中,從 1 月到 12 月,幽深的黑影、空中抓擢的雙手、轟鳴的左輪手槍、虐待成性的壞蛋、深受精神虐待的女主角,以一種不正常的精神官能症方法,將不純潔的性與謀殺以令人心悸的影像展示在銀幕上。

黑色電影 (Film Noir) 是綜合視覺和主體兩大因素的體系,德國 UFA 電影製片廠算是老祖宗,1920 年代就有多部經典作品如《M》、《烏鴉》(The Raven)、《大都會》 ,黑色電影的種子 1930 年初跟著大批歐洲移民如 Fritz Lang, F.W. Murmau, Ernst Lubistch, Billy Wilder, Edward Andre DuPont, Alfred Hitchcock, Siegfried Kracauer 傳到上流社會喜劇片以及西部片色彩濃厚的好萊塢。

也就是說二次大戰結束之後,戰前流行的西部片、戰爭片以及上流社會喜劇片明顯都有脫離現實之嫌,真正的都市生活需面對,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難以估算的人心,甚至好萊塢戰後出現的右派對偏左人士的清算迫害行為,都成了黑色偵探片的推助力量。

男演員方面,已經被定位成正派形象的明星如 James Stewart, Cary Grant, Gary Cooper, Clark Gable, John Wayne, Henry Fonda, Errol Flynn, Spencer Tracy 顯然都不適合演這類黑色電影,反之不以外表取勝的 Humphrey Bogart, Joseph Cotton, Edward G. Robinson, Orson Welles 以及新崛起的 Gregory Peck, Burt Lancaster, Kirk Douglas, Glenn Ford 特色是能演亦正亦邪的角色,就成了黑色偵探片的主要演員了。

寫過電影相關書籍的 Paul Schrader 對黑色電影定義如下~~

  1. 大多數場景都是夜間燈光
  2. 跟德國表現主義一樣,喜歡傾斜和垂直線條,而不是水平線條
  3. 演員和布景常給予相等的照明
  4. 更注重構圖張力而不是演員身體語言
  5. 常有佛洛伊德式的迷戀動作(對鏡子、窗、水面以及其他反射面)
  6. 熱衷傳奇式的敘述
  7. 複雜的時間次序,加強了絕望和無時間感
我的觀察再加上兩點是:對白的長度和比重偏低、善用煙霧加強色彩對比效應。

擔綱黑色電影的蛇蠍女人必須能操縱、欺騙、馴化男人,還能演活善惡女人兩種角色,冒出來的新人有 Veronica Lake, Gloria Grahame, Rita Hayworth, Ava Gardner, Lauren Bacall,兩大蛇蠍皇后則是 Barbara Stanwyck, Joan Crawford



普遍認為 1941 年的《梟巢喋血戰》是黑色偵探電影的始祖,Paul Schrader 則認為早兩個月發行的《大國民》就已經兼具上面七項原則才是真正的始祖,可能《大國民》片中的歌舞讓影迷忘了他的灰黑色彩。不過我確定的是 Orson Welles 是這方面的天才,他戰後還親自去歐洲長住,他其他作品《第三者》(The Third Man)、《歷劫佳人》(Touch of Evil) 都把這七大特點表現得非常突出。

進入 1953 年,彩色電影 CinemaScope 寬銀幕技術出現,可以預見黑白電影比例大幅降低,反之電視也可以呈現黑色偵探電影的特色,黑色偵探電影的比重也就漸漸降低了。


2013年4月3日 星期三

在 IMDb 建立自己的資料庫



最近 IMDb 給了很多服務,可以建立自己的資料庫,可以取代我們自己的紀錄,而且外表更漂亮!

我看過的電影 (按照發行日期排列, 目前將近 1400 部)

My Watchlist

我還沒有看過的名片

famous movies I haven't seen yet.

發生在郵輪上的電影

Movies acted on cruise ship

路人女皇 Bess Flowers 演過的電影

Most actives extra in golden age 

可以在中國網路上免費觀賞的名片

Free Movie Found in China  Domestic Web

接下來我還想建立幾個主題!題目還在慢慢想




2013年3月30日 星期六

鐵十字勳章 1977


看到 James Coburn, James Mason, Maximilian Schell 這些老面孔,原先以為《鐵十字勳章》(Cross of Iron)又是一部公式化的二次大戰電影,有個亮點是它在 IMDb 獲得了 7.5 顆星,另一個吸引我的是劇本發生在英語電影比較少提及的德俄之戰,看到一半才發現故事和拍攝手法都很特殊,完全不同於美國戰爭電影的公式,全片站在德國國防軍的角度立場鋪設,James Coburn, James Mason, Maximilian Schell 都飾演德國國防軍人!上網一查這片導演竟是美國和墨西哥文化專家 Sam Peckinpah!

《鐵十字勳章》是英國、西德、南斯拉夫三國合作拍攝作品,西德提供二戰時期德製武器,南斯拉夫支援了片中所需的俄製武器,從 T-34 坦克到機槍、步槍到拍攝場地,考證精實也給了這部電影戰爭場面加分作用。

先看一下什麼是這部片最關鍵的名詞:鐵十字勳章

鐵十字勳章(德語: Eisernes Kreuz) 是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建立的德國軍事勳章,於1813年3月10日首次頒發。鐵十字勳章僅在戰時依照軍階分為數級頒發,並曾經在拿破崙戰爭、普法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頒發。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希特勒恢復採用了鐵十字勳章獎勵制度,有對其進行改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鐵十字勳章主要被分為三個系列-鐵十字勳章,騎士鐵十字勳章以及大十字勳章。其中騎士鐵十字勳章則被視為普魯士藍馬克斯勳章(Pour le Mérite)的替代升級版。二級鐵十字勳章以及騎士鐵十字勳章在綬帶配色方面亦不同於以往黑白基色,而採用紅色為主色調輔以黑色條紋。對於非戰鬥人員則使用戰功十字勳章(Das Kriegsverdienstkreuz)而非以往一直使用綬帶樣式不同于戰鬥人員的鐵十字勳章。不過鐵十字勳章自1945年5月之後就沒有再頒發過。 

這部片內容不像《最長的一日》、《奪橋遺恨》、《巴黎戰火》、《坦克大決戰》那樣的對一場大型戰役進行敘事記錄,比較類似《光榮戰役》(Path of Glory) 把核心放在一件小戰役上面,Sam Peckinpah 引進他的暴力美學拍攝法加上資源充足,戰爭場面相當多。劇本敘述二次大戰後期 1943 年間,德軍在東線戰場敗相已露,身為普魯士地主後裔的 Stransky上尉(Maximilian Schell)在家族的壓力下,自願調到戰場上不計代價要取得一枚標榜戰功的鐵十字勳章,Stransky 不是狂熱的納粹信徒,他上戰場的動機就是為了家族榮譽,而他的屬下正是罕見的鐵十字勳章擁有者 Steiner 上士(James Coburn),讓 Stransky 又妒又羨。



Steiner不是一個忠於領袖為國而戰的軍人,他是一個厭戰卻了解戰爭的老兵,懂得在戰場上存活還能給同袍安全感,他曾經在戰場上收留了一個俄國娃娃兵,或許是他疏忽還是判斷錯誤造成娃娃兵被俄國人擊斃,鐵十字勳章得主 Steiner 目睹這個娃娃兵死前的哀嚎也成了他日後揮之不去的陰影。



接下來一場戰役裡,軍階介於 Stransky, Steiner 兩人之間的 Meyer 中尉戰死,始終躲在碉堡裡指揮的 Stransky 想利用這次戰役上簽戰功得以獲得授勳,這樣的流程第一關需要兩人簽名做證,他的幕僚 Triebig 中尉簽了,剛升上排長職的 Steiner 在感性理性掙扎之後決定拒簽。這件事也引起了上司 Brandt(James Mason)上校的懷疑,Brandt 詢問基層士兵後確定 Stransky 串通幕僚做假,也種下了 Stransky, Triebig 對 Steiner 的恨意甚至殺機。

有一段 Brandt 和 Steiner 的對話就可以看出三個主角的個性了。

Brandt:「再也沒有比想從死去戰友身上剽竊戰功(指 Stransky)更可恥的行為了!」  
Steiner:「我根本就痛恨這身服裝,痛恨設計這個遊戲規則(授勳條款)的人。」 

有次撤退時Stransky, Triebig 刻意讓 Steiner 排來不及跟上,後來 Steiner 以及隊友付出好數條人命代價從俄軍佔領區逃出,發訊息告知連隊即將穿著俄國軍服以偽裝投降方式返回連隊,接獲消息的 Stransky, Triebig 刻意忽略這個消息,仍然對「俄國兵」開槍,只剩 Steiner 和兩名戰友存活,一向冷靜的 Steiner 開槍殺了 Triebig 洩恨後想殺比他高階的 Stransky,這時他恢復理性要長待在碉堡裡的 Stransky 一起上第一線戰場開槍殺敵,看看鐵十字勳章是如何得到的?接著就看到鐵十字勳章得主和非得主的明顯對比,全片在 Steiner 嘲諷性的大笑聲中結束。


Sam Peckinpah 把他在《日落黃沙》(The Wild Bunch)的很多手法運用到這部以德軍為主角的電影,其他二戰電影裡不注重服裝儀容的美軍風格在這裡被引用在德國野戰部隊上!《鐵十字勳章》其他兩個地方都有當時歐洲拍攝法的痕跡,一是 James Coburn 第一次受傷住院腦震盪出現幻覺,為了他的疏忽而送命的俄國娃娃兵、剛去世的 Meyer、以及其他戰友多人在他眼前揮之不去,醫院裡其他傷兵在他眼中不是酷似戰友就是變成了傷疤怪物,Sam Peckinpah 用類似 Ingmar Bergman 的手法,使用抽像又紛亂的影像剪接來呈現 James Coburn 的幻覺,拍起來相當成功。

回想起來這部電影問世時間比受爭議的《現代啟示錄》還要早,手法還要先進,習慣好萊塢公式的美國觀眾大多數無法接受!加上《鐵十字勳章》在美國上映期間和《星際大戰》撞期導致票房奇慘,但是這部片在歐洲卻叫好又叫座,尤其在德國竟然創下了 1970 年代最高票房紀錄,同樣熟悉歐洲的美國導演 Orson Welles 告訴 Sam Peckinpah:

It was the best anti-war film since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西線無戰事)

選角方面:和 Sam Peckinpah 多次合作的 James Coburn (1928~2002) 這次找到非常適合的劇本,我看過很多 James Coburn 的作品,他少有機會擔任第一男主角,前面提到 1960 年《豪勇七蛟龍》開拍時,James Coburn 是靠自薦成為最後一尾蛟龍,這次 James Coburn 不但躍居第一男主角,更堪稱是他畢生最佳的演出。



這部電影拍攝於 1977 年,當時正好是全球粉紅色電影浪潮的高峰期,我提過的《艾曼紐》、《羅馬帝國艷情史》和愛雲芬芝系列都正值高峰期,這部片在歐洲拍攝不免於俗也加了一些養眼的片段,Steiner 等一行人在俄軍佔領區時洗劫強暴了一群俄國女兵,有全裸沐浴以及口交劇情,把這部片提升為限制級,另外,對女色沒興趣只著迷於追求鐵十字勳章的 Stransky 以及兩名隨扈間也有同性戀暗示的言語及動作,網路上 99% 都是中國大陸的網友在討論,我懷疑這部兼具暴力和色情的戰爭片 1977 年到底有沒有獲准在台灣上映?


2013年3月10日 星期日

雄才偉略 (情婦) - 1957

人家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了,在中國大陸有個好處就是可以經由網路看到一些已經附上中文字幕的古董電影,今天早上看了 1957 年拍攝的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這部片,中國在 1957 年無法進口這部片,但是現在喜好老電影的人數卻相當可觀。

在網路上中國把片名翻譯為《控方證人》,片名算洽當,應該是最近 20 年之內取的,台灣網路上翻譯為《情婦》,這樣的片名顯然錯誤而且沒提到重點,而且這部 IMDB 8.4 顆星的片在台灣知名度超乎平常的低?

我意外找到一張 1958 年在香港上映的簡介,上面的片名是《雄才偉略》。

這部片是根據 Agatha Christie 在 1925 年寫的短篇故事 Traitor Hands 改編,Agatha Christie 後來數次改寫故事結局及書名,初版結局是邪惡的一方順利逃過法庭審判,進入動盪的 1930 年代之後,Agatha 再把結局改成現在的版本。

執導的  Billy Wilder 雖然忠於原著將拍攝地點移到英國,主要卡司也以英國演員為主,不過仍對劇本做了相當大的修改,首先把發生時間從 1925 年代改為二次大戰後,以便將戲份頗重的主角妻子 Romaine 改為德國籍的 Christie 來增加更多的話題和可看性。



這部片劇情架構單純,敘述 Tyrone Power 飾演的年輕人 Leonard 被控殺害對他有意的寡婦 Emily French 意圖繼承部分遺產,剛出院的名律師 Wilfrid 根據多年經驗認為 Leonard 無辜,決定親自暫時不考量健康因素出庭為他辯護, Leonard 在德國服役期間娶的德國女人 Christie 證堂上出乎意料的站在另一方發表對丈夫不利的證詞,直言根本不愛 Leonard,律師 Wilfred 只能直攻 Christie 已有德國丈夫犯重婚罪,有多次說謊記錄所言不足採信,但他判斷自己這邊已經居劣勢了!千鈞一髮之際有人提供 Christie 寫給另一男人 Max 的信件,Wilfred 抓住救命筏之後讓陪審團不相信 Christie 的證詞!宣判全場表現真誠毫無前科又飽盡折磨的 Leonard 無罪!心臟病剛出院的 Wilfred 再次扮演英雄律師的角色!



一般看到這裡就猜到結局準備離席了,這樣的劇情未免太矯情了!然而 Agatha 不同於美國人就在此! 法庭散場之後,Christie 自信的告訴律師 Wilfred 她透過第三者提供偽證,目的就是要協助殺人的 Leonard 脫罪並取得遺產,而 Christie 犯的罪相對比較輕微,表現無辜獲得陪審團青睞的 Leonard 此時也亮出猙獰的表情,瞬間 Christie 卻發現先生外面已有外遇女人,預知未來情景的德國女人 Christie 毫不遲疑殺死丈夫。



最經典的一段對白出現在此時:
She killed him !  (somebody) 
She executed him. (Wilfred)
這樣的劇情在 80 年代以後屢見不鮮,但是在 1958 年非常創新。

這部片的演員陣容相當堅強, Billy Wilder 順應劇本需求以英國人為主,全片戲份最重飾演 Wilfred 律師是我多次誇獎演技的 Charles Laughton,1957 年前後在電視希區考克劇場裡擔當大樑的 John Williams 飾演另一辯方律師 Brogen-Moore 但戲份不多, 其他英國演員還有 Henry Daniell (1894~1963), Torin Thatcher (1905~1981), Norma Varden (1898~1989) 以及真實身分為 Charles Laughton 妻子的 Elsa Lancaster (1902~1986) 。

不過男主角 Tyrone Power (1914~1958) 是美國人,飾演他妻子是貨真價實的德國人 Marlene Dietrich (1901~1992),Tyrone 拍完這部片沒多久就以 44 歲之齡心臟病猝逝,這部片也成了他的遺作。



前不久一個鑽研黑白攝影的朋友來訪,我正在看的希區考克劇場 DVD,他以老希劇場為例來談,用黑白攝影場景平衡的觀念來看『經典電影』,大師們從事創作時一定是非常挑剔的!每一個場景都會注重場景平衡,這樣你把每一個畫面抓下來都可以成為一張符合黑白攝影五大要求的照片,Billy Wilder 的電影光線對差沒有 Alfred Hitchcock, Fritz Lang 那麼強烈,但是場景佈置這一點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被他一提醒,才想起這些大導演不單只是劇作家更是藝術家,從第一秒到最後一秒對電影裡每一張畫面的要求,除了劇情、演員、配樂等因素,觀眾才會打從心理喜歡這件『藝術品』。

巧合的是最近 (2013.3.3) 香港電影資料館才重新上映這部電影!

參考:电影《雄才伟略》-香港电影资料馆“修复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