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緒形拳 (1937~2008)


日本知名男星緒形拳肝癌逝世,終年71歲,戒名「天照院普遍日拳居士」,緒形拳的外型適合演出時代劇裡陽剛性角色,在多部日本代表性的電影中演出,例如《楢山節考》、《砂の器》等等。

2008年10月16日 星期四

今天拿到的「號外」

今天經過台北火車站前時,有人在街上發「號外」,我也拿了一張。。。。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海角七號》電影心得

特別選在星期日早場在羅東老家看這部現在最熱門的電影《海角七號》,民間一股「沒看就落伍」的氣氛。

看完之後也談一下我的觀感,我記得 1980 年前後國片(包括港片)對西片的上映家數大約是 2:1,近年是多少?應該不用我統計了。近 20 年國片沒落的原因,我認為製作者多源自於話劇式思維,試圖 100% 佈局來影響觀眾感官喜、怒、哀、樂,讓觀眾不需要花腦筋思考。此類國片面對成本以及行銷都略高一籌的西片毫無招架之力,這或許可以說是一種文化侵略,正面思考來看這也重新界定每一個影迷對電影的定義,告訴影迷國片最缺少的元素叫做「思考空間」。當然,部分不願走低俗路線的國產導演,在接受歐式「新現實主義」電影教育之後卻又太精英主義,手法沒問題,題材卻太疏離平民生活,無法引起共鳴,國際影展長勝軍往往叫好不叫座。觀察最近幾年的國片題材,除了李安的西化路線之外,本土派電影人士已經開始修正路線,先不談結果如何,從最近幾年的《無米樂》、《練習曲》都是很貼近民眾生活的題材,這片《海角七號》能夠票房鼎盛的第一要素就是「貼近民眾生活」。

剛開始我是受了「日治時代老師未寄出的情書」的題材吸引去看這部電影,進了戲院卻發現電影對這個主題的著墨深度遠低於我想像,反倒是另一個厭惡「操你媽的!台北」青年的故事填補了我的失望,因為他的處境和我有點相似,我至今不願在台北購屋定居,一直夢想著要回家住在宜蘭鄉下的獨棟農舍。

導演魏德聖是台南人,應該能體會一句盛行於南部的俗諺「輸人不輸陣」,本片就在恆春市民代表「輸人不輸陣」心理的驅使下,幾個恆春在地的無名小卒如何短期內組團為日本樂團暖身表演。詳細過程應該不需要我再詳述,就直接談我對這部電影的觀點。

正面方面,這部片對角色性格的雕塑非常成功,勝過我之前評論的《色戒》,包括在台北焦躁不得志的阿嘉,愛現的老恆春人茂伯,市民代表洪國榮,客家推銷員馬拉桑,率性的小鋼琴手大大,鼓手水蛙,魯凱族警察勞馬,甚至洪國榮身邊的小弟.....等,看過電影的人走出戲院後都能談一談這些人如何如何?我沒學過電影,但我稱之為 Billy Wilder 手法,盡量用一件單純的橋段來隱喻角色的性格,只要隱喻橋段取的好,讓觀眾自己去想像「他/她」其他的性格,像摔吉他又要幹架的阿嘉、對郵差流程極度認真的茂伯、不把外國模特兒放在眼裡的洪國榮、唱著八年級怪異情歌的大大、無處不出現的業務馬拉桑、討好小孩來暗戀老闆娘的水蛙、老婆離去的前霹靂小組成員勞馬,用一個或數個片段來交代這個角色的個性,若能塑造成功,劇本演到一半時就能給觀眾想像空間。反倒是戲份最重的友子性格有點模糊,我認為有一個原因是這部片塑造出來的「她」遠遠孛離「標準」日本女人的印象,顯得突兀。

另一個原始的優點是這部片的劇本親近很多人的夢想:「遠離城市回到家鄉」、「和模特兒美女戀愛」、「有機會站上表演舞台」。然而把上一段提到這些性格鮮明的角色擠進這個劇本之後,卻顯得有點慌亂了,原因就如這陣子最多人批評的「短期間內想敘述的主題太多」,以致這部片很多邏輯顯得交代不清,無法仔細交代至少給個暗喻橋段,例如阿嘉和日本模特兒怎麼在一場宴席的時間內由恨生愛進而上床?就像水蛙懷疑的「他們不是仇人嗎?」,樂團如何從友子失望的狀況一下子上場獲得成功?對古早日籍教師和小島友子敘述明顯不夠,尤其是後者,另外還有台北人和恆春人的對抗,淡水河以北和以南的對抗,這幾乎是全台最紅的主題,這部片已經把洪國榮、身邊小弟、黃西田、張魁、趙舜等角色都安排好了,卻礙於時間不夠無法深入談這個主題。

在森林大火之後才能長出最有生命力的植物,國片在經過大約二十年的焦土後,或許這可以解釋為人才的斷層,近年崛起末期五、六年級的創作者並未在戒嚴時期完成教育,這個世代漸漸展現生命力,略顯生澀的《海角七號》只是魏導演的第一部片,我要給這部國片掌聲,相信這次的票房會驅使更多人研究「如何拍出賣座的國片?」,讓更多年輕導演的創作填補國片的空白。